自闭症认识的误区
人们对自闭症存在哪些误区呢?对自闭症不够了解,从而没办法合理的去应对。
与人们日常接触的许多疾病不同,没有任何两个自闭症的孩子具有相同的症状,他们的表现千差别。与其表现的复杂性一致,自闭症依然是一种充满未知的疾病。
1.是因为对孩子照顾不周吗?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以后,很多父母会有自责的情绪,总怀疑是因为自己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犯了什么错误,比如把孩子交给长辈抚养,而长辈性格又很内向;或者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等等。
而事实上,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广泛发育障碍,是先天性的,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直接关系。由于其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连通过度或不足,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导致自闭症人士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身受到障碍,使得他们无法获得有品质的正常生活。
2.自闭症与食物、药物有关?
“养育方式”的理论一度是解释自闭症病因的主流。在此之外,一些人认为,食物中的酪蛋白导致了自闭症;另一些人将它归咎于疫苗,特别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三联疫苗中用来防腐的水杨乙汞。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自闭症是自身免疫反应或者是营养缺乏的结果。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证实。
3.智力水平异于常人?
一提到自闭症,人们头脑中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冒出呆呆傻傻、不会说话的“弱智”儿形象。自闭症患者难道都有智力问题吗?他们都是“弱智”吗?曾有相关数据统计,在自闭症患儿中大约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问题,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自闭症患者的智商等于或高于普通人。
4.“特异功能”靠谱吗?
很多人一提起自闭症,都会想起来那部电影《雨人》。《雨人》中的主人公雷蒙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是他却有着超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凭借着这一“超能力”,他在赌城大赚了一笔。“只要翻一遍电话号码簿,就可把簿中所记的电话号码与姓名,如数家珍般地念出来”。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都被雷蒙的记忆力所震撼,甚至有人会觉得得了自闭症并没有什么不好。
5.药物治疗有用吗?
尽管医生有时候会使用一些药物,但药物只是针对某些症状,比如焦虑、多动行为、重复刻板行为、冲动攻击行为、食欲和睡眠障碍等。而对于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任何药物都几乎没果。
6.基础好=康复效果好?
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一些进入机构训练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时会取得非常迅速的进步,而一些原本基础还不错的孩子,也可能出现进步缓慢的情况。上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中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7.康复的核心:家庭教育 家里有自闭症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以下几点: 1.到目前为止,自闭症治疗的较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的康复训练。除此之外,尚无良策。 2.训练一定要抓住自闭症核心目标。 父母一定要知道,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不可将手段与目标混淆,不可过于较真训练形式上的效果,而忽略训练背后的意义和目标。 自闭症孩子较终的训练目标是为了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需要很多教育辅助媒介和各种方法、手段,如教孩子画三角形,并不是为了把三角形画得有多好,而是为了提高在画三角形过程当中所体现的社交能力和水平,家长要对他的主动的社交沟通表示赞同与肯定。而一些家长会将目标与手段混淆,以为应该像正常学校的孩子一样,要把三角形画得正式、规范。特别是刚刚开始训练的家长在这一方面可能会出现较大问题,这里需提醒家长们多加注意。 3.自闭症的训练多数需要伴随终生。 很多家长会认为自闭症的干预训练是阶段性的,以为孩子在经治疗半年、一年或两年后就会康复,可以去上正常的学校。真实状况是,自闭症并非像其他疾病一样治疗几个疗程就会改善,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自闭症,对其的干预将会是伴随终生的。只是因为个体因素不一样,在干预的强度上会有轻重之分,绝不是阶段性的干预后就可以高枕无忧。 4.自闭症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干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需要付出的耐心与毅力。家长觉得只有在机构和学校中,面对老师时才是教育,领回家后就可以不用训练,可以松懈下来,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训练孩子的较好老师就是孩子的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醒来就开始训练,不管是谁面对孩子,都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训练,对孩子的教育须做到时时刻刻,随时随地进行。 5.自闭症的训练越早越好,但没有“较晚”,终生都有训练价值。 应抓紧6岁以前的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方法对,孩子的进步会很大。 6.的自闭症训练的终较目标是拥有生存下去的社会功能。 要让孩子入学,在学校能学到许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如:集体观念、进取精神、独立能力、自我保护、遵守纪律等。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接受职业培训,融入社会,要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要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融入正常人之中。 总之一句话,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切记:家庭教育是自闭症康复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