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心理成因分析
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方法的飞速发展,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明显,网络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课堂。据北京鸿慈儿童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78.7%的北京城市青少年(10-18岁)已经使用了互联网,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有人称当代青少年为“网上的一代”。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是人生一个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他们的生理成熟往往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教育要求也形成了矛盾,这些原因都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第四、第五两个阶段(6-11岁、12-20岁),这时青少年所急待解决的发展课题或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自信对懒惰、自卑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经历着“疾风骤雨”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震撼了青少年自身,他们对自身更加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的要求与自身的发展需求有时会成为一对冲突剧烈的矛盾,青少年在此过程中会不断思索、尝试。
然而,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学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同文化相互撞击,青少年面临更大的困惑和挑战以及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非常需要的支持与帮助。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家长等不仅不能成为青少年的贴心朋友,反而给青少年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和挫折,这些都使青少年从互联网中寻求支持。
在互联网中,青少年可以找到自己存在价值,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尽管青少年的内心需求与表现出的网络行为有时是非常矛盾的,现实中,越来越大的学业竞争压力以及经常性的挫折体验使他们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不少青少年因此就转向互联网这种单一的活动,因为在互联网上自己可以随时调整受压状况,并随时感受到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成功。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其积较方面表现在: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